在與行業各方人士的交流中,生意慘淡的唉聲嘆氣不絕于耳。主機廠、配件廠銷量下降暫且不談,維修廠收不來錢、下游設備停滯幾個月沒活干已經不是個例。
在整個行業大環境都不甚樂觀的當下,誰選擇了逃離,誰又在苦苦堅持呢?我們隨機采訪了一些行業人士,先來看看他們怎么說:
對話某二線配套件廠家負責人
問:老板入行多久了?
答:二十多年了吧
問:最近生意怎么樣???
答:不太行啊,沒進賬,資金鏈都快斷了,一直賠著錢呢
問:一直賠錢為啥不轉行???
答:轉行我這之前的投入不就白費了,我堅信行業會好的!
對話某一線主機代理商
問:老板最近干啥呢?
答:做志愿者抗疫呢
問:那么大攤生意不做了?
答:別提了,**把我拿下了。要不也不想干了,這兩年竟往里搭錢鋪貨了。
問:那您之前的區域誰接手了?
答:估計不好找吧,**在這邊開了家直營店。
對話某二手車商
問:*總怎么好久不在朋友圈發廣告了?
答:早不干了
問:那您的那些車咋辦?
答:早出手了,幸虧出的早,要不都砸在手里了。
對話某地小車主
問:老板最近忙啥呢?
答:好久沒開工了,曬鐵呢
問:最近開工指數不是還可以嗎?
答:你聽誰說的,我都一段時間沒開工了,我周圍很多駕駛員也都在家待著沒活干!
問:你這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沒活干的?
答:自打這兩年,挖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大,什么都不好干了。
問:那你有沒有想過要轉行呢?
答:咋沒想過,手里的挖機早就想出手了。但問題是改行之后又不知道能干嘛。工地雖然累但工資比其他行業還是高一點的,而且在工地呆久了也不太會干別的了,現在就希望行業趕快變暖!
……
行業百態,有后路的早已悄悄轉行,而前期投入太多或是沒有更好選擇的才會苦苦支撐期盼行業春天的到來。
代理商是轉行隊伍中較多的一部分人。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群體2020年的平均毛利率僅為8.7%,平均凈利率更是低至0.7%,2021年未有明顯改善,生存狀態堪憂。或是主機廠清退或是代理商主動退出,近兩年代理商轉行的例子不在少數,也由此導致在某些地區廠家再也找不到合適的代理商從而導致廠家直營越來越多。
二手車商對于行業的感知較為敏感,早出手的都在慶幸不已,而仍在從事這一行的都調整了自己的節奏,以減庫存量、薄利多銷、快進快出為主要宗旨,更注重循環資金。
毋庸置疑,作為行業定海神針般的存在,大型制造廠商一定是堅守的那批人,行業紅利他們吃的最多,即使現在也遠沒到賠本的地步。
對于不賺錢的小型制造商、維修廠來說,前期過多的沉沒成本已經限制了他們的行動選擇,與其想轉行還不如想如何拓寬經營范圍。除非是賠到傷筋動骨,否則不會輕易轉行。
對于機主乃至機手的去留,引用薛小平老師“碎片化購買力投資核算四個底線”可以更為清晰地認知。即只要滿足以下四個底線:只要有能比打工高一點的收入、只要投資回報比銀行存款利息收入高、只要是將來設備最終可以變現、只要設備購買后能有活干(設備使用率),他們就會選擇堅持下來。雖然現在的設備新機殘值率不高,但機手的工資絕對高于打工收入,而且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不好干,如果一年不休息超過3個月且沒有更好的出路,相信很多人是會選擇留下的。
那么,你屬于哪一類人,轉行或者堅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下方留言與我們一起討論吧!
版權聲明:本文屬慧聰工程機械網(http://www.463zr.com/)原創文章,如需轉請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修改。
精彩評論